地扪侗寨 杨志勋摄
地扪侗寨如同一颗黑宝石,镶嵌在侗乡大地的翡翠群山之中。
一条小河,从寨头贯穿至寨脚,将地扪一分为二。河水潺潺,清澈见底。3座别致的风雨桥,将寨子连接起来,也连接起近600户的侗寨人家。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从河边依次向两边的山坡延展开去,直至与村外的梯田、群山相融。
连日的细雨将群山洗得翠绿欲滴,地扪便沉浸在雾霭之中,氤氲在清新湿润的雨气里,散发着幽静古朴的气息。站在寨门远望,层次分明的梯田之中,一座座吊脚楼密集而又整齐地分布着,清一色的黛黑瓦顶,成了青山绿水间一道最耀眼的风景线。
走进地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千三鼓楼。千三鼓楼共11层,高30余米,是寨子里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也是寨子里集会、议事、娱乐的重要场所。鼓楼里有个很大的火塘,木质长凳围拢一圈。天冷时,老人们便聚在鼓楼内烤火闲聊。
鼓楼下,有一条清澈的沟渠,渠水是村民从上游的河中引来的。平日里,村民就用渠水洗衣、洗菜。沟渠的旁边,是用青石板铺就的步道。从鼓楼沿着步道往里走,村民的生活尽收眼底。这里,家家户户的门窗几乎都是敞开着的,即便主人出门半天,也不会锁上。
沟渠的一处,一个满鬓银丝的老人在捶打纸浆。不远处的石阶上,晾晒着几框已经浇好的纸张。村民们把构皮树的树皮剥下来,放在水中沤几天,再用木槌捶打成浆,然后过滤浇成薄薄的纸。这种古老的造纸技术在地扪侗寨普遍使用,村民们生产的纸张都是自用,并不拿到集市上售卖。
不远处,几个老人围坐在吊脚楼下的石台上,一边做针线活,一边唠家常。她们身上穿着侗族的便装。这种服装以纯色为底,领口、袖口及对襟处均饰有手工绣制的花边。从纺纱、织布、靛染、制衣到刺绣,这样的民族服饰全部靠手工完成。尽管现代文明早已悄然走进寨子,但村民们的生活起居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旧过着伐木造屋、辟山垦田、男耕女织的生活。
穿过寨脚的时候,看到一片建立在水塘之上的禾仓群。禾仓有200多座,是村民们存放粮食的地方。地扪的村民世代种植糯稻,每年秋收之后,村民们便把粮食存放在禾仓里,把采摘的禾糯晾晒在禾仓上,将整个侗寨装扮成一个金黄色的世界。
在寨脚,有一个一米多深的水塘。水塘边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掩映着塘公祠。传说很多年前,地扪侗寨出了一个名叫塘的少年,后考取功名进京为官。因心系天下苍生,塘至死都没有回过家乡。有一天,塘托梦给地扪的寨老,希望在他之前居住的地方建个祠堂。第二天,村民在那里发现了三眼喷泉,于是建造了塘公祠。此后,地扪风调雨顺、百姓平安。
从塘公祠远望,会看到一片整齐的建筑群,那就是地扪侗族人文自然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的生态博物馆。它坐落在半山腰上,与山水融合一气,与侗寨融为一体,其中除了亭台楼阁、荷池茶园外,还有图书馆、陈列厅、研究工作室等。据说建博物馆时,主办方本打算请专人设计,要求样式与当地建筑相容,并使用当地的材料。但请来的人设计了很久也没能达到要求,于是主办方决定求助当地的墨师。令人惊奇的是,墨师们没用图纸,只用了20多天就将博物馆的基本框架搭建好了。
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进入馆内,首先是一个五六十米长的图书馆,村民们每天可以到这里活动,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到这里读书、写字。在偏僻的乡村,能有这样一个“书屋”,对于爱学习、爱看书的孩子们来说实属难得。
博物馆对面的田坝上,有老农在犁田。田埂上,不时有人扛着犁耙、牵着耕牛走过。在地扪侗寨,不管是在鼓楼下、花桥边,还是在古道边、田埂上,遇到的村民总会笑脸相迎,并热情地与游客打招呼。当游客拍照时,他们会停下来等着按快门。倘若到了饭点,游客从家门前经过,侗家人会用自酿的米酒热情款待。几杯酒过后,婉转悠扬的侗歌乘着酒兴从吊脚楼里飞出,弥漫了整个侗寨。
这就是地扪侗寨,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觅到了一抹原生的亮色。这种最简单的欢声笑语、美酒歌声,唤醒了人们最初的感动与纯真,生活原本就这么简单。行遇地扪侗寨,我一直祈求时光的脚步放得慢些、再慢些,让内心沉浸在甜美的歌声中,悉数听尽原生的侗族天籁之音。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