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让青年科技人才“出彩”“出新”“出圈”丨今日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达80%;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其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更是成为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2025-03-25
  • 人民日报: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前景广2025-03-24
  • 光明论坛:以更主动的姿态链接世界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要素开放”到“制度开放”,中国正以更主动的姿态链接世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在国际局势复杂动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选择做一座桥,而非一堵墙。这座桥,连接的是机遇,传递的是信心,成就的是共同未来。2025-03-23
  • 光明网评论员:保障休假权,如何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近日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执行情况作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鼓励带薪年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2025-03-22
  • 光明论坛:市域管理:变“治理”为“智理”数字技术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引擎。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作用逐渐凸显,既加快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并作出战略安排,既为持续提高市...2025-03-21
  • 中国民族报评论员: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开新局展风采3月17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贵州、云南考察,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殷殷关怀温暖人心,谆谆嘱托催人奋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后首次到地方考察,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各族群众的深情牵挂,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行。2025-03-21
  • 最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