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别山下,百年前一群青年的殊途同归百年前,这群鄂东青年为了救亡图强的共同目标,先后走出大别山南麓,沿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寻求理想的救国之路,他们或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救国道路,或致力于科学救国,或投身于教育救国……新中国的成立,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是人民和历史的最终选择。历史开启了新篇章,这群鄂东青年犹如黄冈境内六水并...2021-06-30
  •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丨小册子里的脱贫“密码” 正红色的封面,内里详细记录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主要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档案室,存放着十八洞村当年130户建档立卡户的扶贫档案,每份档案里都有这么一本扶贫手册。2021-06-29
  • 守望太阳的赫哲族 唱响幸福小康“新船歌”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2021-06-29
  • 中国民族报特稿: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穿越百年来的历史烟云,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去回溯、去思考——10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带给中华民族的光荣和梦想。2021-06-29
  • 脱贫攻坚答卷| 高山种重楼,良药治“贫疾”  “从找合适种植重楼的地方开始,就要手把手教村民,林下庇荫、缓坡多水的地方最好……”52岁的肖志军是重楼种植“土专家”,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银坡村,他研究种植重楼已10年有余。2021-06-28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这一点一滴都烙印在了各族群众的心里,增强了大家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06-28
  • 最前 上一页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