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滚动图
动态
脱贫攻坚·故事
脱贫攻坚·记忆
首页
>
首页
>
模板专题
>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记忆
忘不了的独龙江
“三江并流”是什么?于我而言,“三江并流”就是成长在澜沧江东岸、工作在怒江边、驻村扶贫在独龙江畔。 我工作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宗委,2016年,我来到贡山县独龙江乡龙元村,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在独龙江畔工作了两年。
跟着第一书记看扶贫故事
在脱贫攻坚中,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在各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就像体温计一样,监测着贫困户的动态。他们掌握了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创造了条件。
青年“智囊团”助力山货出山
2019年9月以来,位于月亮山深处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活跃着一支由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农村青年和青年学生等“80、90后”组成的青年“智囊团”团队。他们通过网络平台、QQ、微信等线上方式,帮助当地群众销售竹笋、蕨菜等山货,让山货出山,增加群众收入。
返岗
连日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复工复产赶制销售订单,确保员工返岗就业增收。
扶贫“硒米”销售忙
3月31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镇华盛农业开发公司,工人正在搬运富硒大米,准备装车发往长沙销售。富硒米种植是当地产业扶贫的重点示范项目之一,去年种植面积超过200亩,产品主要销往长沙、桂林等地。该项目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就业岗位,为周边村寨的41户贫困户及农户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日工资达80元。 ...
直播成为新农活
“各位宝宝,我们家的沃柑清甜可口,果汁多多,产地现摘现发,不考虑来一盒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米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韦黎明对着两台手机卖力吆喝,不时比划着手中的沃柑。
1
2
下一页
最后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